![]() |
围绕粮食高产创建,重点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。巩固提高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,加快推进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,发展大马力、高性能玉米收获机械,力争到“十二五”末,基本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,其中玉米机收率达到80%以上。推广免耕播种、保护性耕作和土地深松,提高机械化作业规模与效益。普及水稻育插秧及收获机械化技术,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。
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积极推进经济作物、设施农业机械化。以种植、收获等关键环节为突破口,通过引进先进的相关设备,重点建设花生、薯类、生姜、大葱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推进区,加快联合收获、播种移栽等相关技术推广应用步伐。围绕蔬菜、种苗、花卉等现代设施农业和林果业建设,着力发展田园管理、电动卷帘、保温被等机械设施,加快推广应用施肥、植保、病虫监控、温度湿度控制等先进技术和机械设备,推动设施农业向建设标准化、控制精准化、生产机械化、管理现代化、服务产业化迈进。围绕提升林果产业化水平,加快育苗嫁接、果品分级筛选、贮藏加工等先进适用机械设备的推广应用,拉长农机社会化服务链。
围绕高效生态农业建设,统筹推进农村各业生产机械化。积极发展规模畜牧业、特色水产业以及农产品初加工等农业机械,重点推广饲料加工、农产品保鲜、加工等新机具。推广实施“节种、节肥、节药、节油、节水”机械化节能减排增效技术,加快沼气池清渣、节水灌溉和中小型抗旱等机械设备的普及,扩大保护性耕作、旱作节水等技术应用范围。积极发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,重点发展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、打捆、颗粒饲料加工等机械,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。
把农机服务业作为统筹发展农村二、三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,作为枣庄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,纳入农村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规划。
到2015年,枣庄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40万千瓦,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80%以上,其中粮食生产实现全过程机械化;重点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取得重大突破,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%以上;林、牧、渔业机械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全面发展;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。
到2020年,枣庄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80万千瓦,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85%以上,重点经济作物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,林、牧、渔业机械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。
围绕创造现代农业产业化、标准化、科技化、组织化新优势,整合农机产、学、研、推等各方面力量,农机农艺相融合,加快制定科学合理、相互适应的机械作业规范和农艺标准,建立农机与种子、土肥、植保等推广服务机构紧密配合、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,推广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和种植模式,提高农机技术集成应用水平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